好的,轻质防爆墙(通常指由增强纤维水泥板、钢骨架等组成的墙体系统)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避免措施如下:
常见的质量问题:
1. 材料质量问题:
* 板材不合格: 板材厚度不足、密度不达标、抗冲击或抗爆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(如等级错误),存在破损、翘曲、受潮变形等。
* 骨架材料缺陷: 钢龙骨(方管、C型钢等)壁厚不足、镀锌层质量差(易生锈)、规格尺寸错误或变形。
* 连接件与辅材问题: 自攻螺钉/高强螺栓强度等级不足、防松措施不到位;密封胶、防火封堵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(如弹性不足、耐火限不够)。
2. 节点连接与安装缺陷:
* 骨架安装不牢固: 主龙骨/边龙骨与结构(地面、顶板、侧墙/柱)连接不牢固(如膨胀螺栓数量不足、深度不够、焊接质量差),骨架整体垂直度、平整度超差,影响墙体整体性和稳定性。
* 板材固定不当: 螺钉间距过大或过小(未按规范或厂家要求)、边距不足、沉头过深或未沉入板面(影响强度或密封)、漏钉、错位固定。板材间拼接缝过宽或未错缝安装。
* 节点处理粗糙: 墙板与墙板、墙板与结构(梁、柱、地面、顶棚)之间的缝隙处理不当,未按设计要求填充合格的防火/防爆密封胶或防火封堵材料,或填充不饱满、不密实,形成冲击波或火焰穿透的薄弱点。
* 开孔部位薄弱: 穿越墙体的管道、线缆开孔后,未使用防爆穿墙套管或防火封堵系统进行有效密封和加固。
3. 密封与防火性能缺陷:
* 缝隙密封失效: 所有拼接缝、周边缝未按要求打胶密封,或密封胶选择错误(非弹性防爆密封胶)、打胶工艺差(粘接不牢、有气泡、开裂),导致气密性差,无法有效阻隔冲击波或火焰。
* 防火封堵不达标: 贯穿孔洞、缝隙使用的防火封堵材料(如防火泥、防火板、防火包、防火涂层)的施工质量差(填充不密实、厚度不足、与基材粘接不良),或材料本身耐火限不满足要求,无法保证设计要求的防火时效。
4. 预埋件与后期破坏:
* 预埋件遗漏或错位: 墙体需要固定设备或结构时,预埋钢板、螺栓等遗漏或位置偏差大,后期开孔破坏墙体整体性。
* 施工后随意开孔: 安装完成后,未经许可或未采取有效补救措施(如使用加固框和防火防爆密封)随意开孔,严重削弱墙体性能。
避免措施:
1. 严控材料进场:
* 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(如GB 50779等)采购材料,索要合格证、检测报告(尤其抗爆、防火性能),进行进场复验(规格、尺寸、外观、厚度、必要时抽样送检)。
* 妥善存储板材(防潮、平整堆放)、骨架(防变形、防锈),避免使用不合格或受损材料。
2. 规范骨架安装:
* 放线定位,确保龙骨间距、位置准确。
* 选用符合要求的连接件(如高强膨胀螺栓、化学锚栓),确保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可靠,焊接质量合格(如有)。使用激光仪器校正骨架的垂直度、平整度。
3. 精细板材安装与固定:
* 严格按厂家技术手册和规范要求安装板材(注意正反面、搭接方向、错缝要求)。
* 使用工具(如限位电钻)保证螺钉垂直打入,深度一致(沉入板面约0.5-1mm),确保间距、边距符合设计要求,避免漏钉或过密导致板材开裂。优先采用抗剪性能更好的U型卡接等方式(若适用)。
4. 重视节点与缝隙密封:
* 关键环节! 所有板材拼接缝(建议3-5mm)、墙板与结构之间的缝隙(建议10-15mm)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处理。
* 选用合格的弹性防爆密封胶(具有高位移能力、耐候性、防火性)和防火封堵材料。
* 确保基缝清洁、干燥。打胶前填充合适背衬材料(如防火PE棒),保证胶缝宽深比合理,打胶饱满、连续、光滑、无气泡,与基材粘结牢固。防火封堵材料施工须密实、无空隙、达到规定厚度和范围。
5. 严格开孔管理:
* 预留孔洞位置准确,使用防爆/防火穿墙套管系统。
* 严禁施工后随意开孔。必须开孔时,需经设计确认,采用加固框(如角钢框)补强,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防火防爆密封处理。
6. 加强过程控制与验收:
*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交底,明确关键质量控制点(材料、节点、密封)。
* 加强施工过程巡检,特别是隐蔽工程(骨架安装、预埋件、缝隙填充前)验收。
* 终验收需核查材料报告、施工记录、进行外观检查(平整度、固定、密封胶外观)和必要的性能测试(如气密性抽检)。
通过严格把控材料关、规范施工操作(尤其节点密封)、强化过程管理和验收,可有效避免轻质防爆墙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,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防爆、防火和结构安全性能。